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这个系列以小品文的形式,分享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理解,供大家品读,周末娱乐。问题不一定与股市有关,也不涉及投资建议,功能上和正式报告是不同的。为了避免这个坑太大,争取每周一篇,1000字左右。大家喜欢的话多多点赞转发支持。  

近期A股对政策的关注再度升温。除了即将召开的全国“两会”,还有早于预期召开的十九届三中全会。站在2018年,改革攻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,“十三五”规划进入下半场,改革开放也已40周年:改革发展时不我待。投资者对各类政策的预期都不低,预计今年政策因素对A股的影响会强于去年。本文简单聊聊政策变量对A股预期的影响。

过去政策经常与A股主题投资联系在一起。A股投资者参与政策主线时往往是主题逻辑,把握交易性机会;政策推出时相关标的先抬估值,再做修正;如雄安新区、上海自贸区、二胎政策等。因为政策到从推出到落地,从落地到执行,再从执行到EPS,几个环节都需要时间,也都有不确定性;实际上博弈政策很难赚钱。但是,过去两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,政策从推出到落地更快,从落地到执行更坚决,从执行到EPS也更直接,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供给侧改革。理解这种变化,必须理解政策背后的逻辑。

 

首先是底线思维。在有破有立的改革关键时期,保持底线思维是很重要的。一方面,中国经济体量已经很大,摸石头过河的试错成本变高,需要控制“回撤”。另一方面,一些问题积弊已久,必须扭转或者至少控制趋势,主动化解风险。比如高杠杆、贫富分化、环境污染:从2018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、精准脱贫、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可见一斑。不谋万世者,不足谋一时。底线思维的背后是长线思维,政策看长做长,稳步推进,先从风险控制开始:因此,政策从推出到落地很迅速,而且基本不打折扣。

 

其次是问题导向。办法终归比问题多,抓住主要矛盾后,问题导向保证了政策的执行力,政策会一直发力到问题解决为止。实际上,这两年国内政策的执行力一直是在超预期的,以“三去一降一补”为例,在2016年年初,没有太多人会相信雷厉风行的去产能;在2017年年初,也没有太多人相信金融去杠杆;同样在2018年年初,恐怕相信实体经济控杠杆和去杠杆的人也不太多。另外,地方官员的考核机制也早已从“GDP锦标赛”下的单目标制变成多目标制,政府债务、扶贫、污染等约束性指标的优先级变得更高。问题导向和考核变化后,政策执行力越来越强。

 

最后是边破边立。我们经常说不破不立,但实际上,先破后立风险大,先立后破难度大,边破边立比较务实。政策上,减法加法同时做,在发展中解决问题,用增量对冲风险。展望未来,传统行业产能去化推进的过程中,新的产业和产能培育会提速。房地产去库存接近尾声后,租售并举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加速推进。传统的城市化模式需要调整,雄安新区这个新型城市化样本将拔地而起。随着结构调整进入加速期,减法变多的同时,增量政策做加法可能会更多,政策执行到EPS也会更直接。

 

政策不只是主题,政策会带来更多机会,从而重塑市场预期。其实,过去一年多来A股周期板块的重要长期逻辑就是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涨价。综上所述,未来的宏观政策从推出到落地执行再到盈利,周期更短、主线更清晰,确定性也更高。笔者认为,不应再以主题或短线的思维参与A股的政策主线,因为这样可能错过大机会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秦培景

秦培景

8篇文章 5年前更新

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,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,新财富,Asianmoney获奖分析师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8篇
  • 文章归档
2018年 8篇